米乐M6官方入口,我国医疗机构总数逾百万家诊疗患者87亿人次 国家卫健委发布20
米乐m6平台官方版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19年国家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安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我国的医疗服务质量可及性和安全性持续提升。其中,2019年全国医疗机构总数已经超过了100万家,我国癌症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已经明显提高。
就社会关注的恶性肿瘤、重症、神经系统等多个领域疾病,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国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主任王拥军、国家重症医学专业质控中心主任邱海波给予了回应。
根据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讲话,“十二五”“十三五”以来,国家财政累计投入近75亿元,支持1500余个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并设置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不断扩充优质医疗资源总量。
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方面,从制度体系方面,颁布实施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明确工作机制。在组织体系方面,在国家层面建立了40余个国家级质控中心,以及1400余个省级质控中心,构成了组织管理体系;在规范体系方面,制定发布一系列临床诊疗指南、规范、标准、临床路径;在指标体系方面,从专业、病种、技术等层面制定质控指标,扩大质量监测范围。
连续5年编写发布《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从地域、机构、专业、病种、技术等多个维度对我国医疗质量安全水平进行客观、量化的分析和描述,这些指标可以与国际对标对表,同时也可以比较区域间、医疗机构间的质量水平和差异,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提高医疗质量明确方向和目标。
神经系统疾病病种繁多,王拥军以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卒中为代表,来介绍神经系统疾病的医疗质量状况。
卒中俗称“中风”,是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近年来,特别是在过去的五年间,针对静脉溶栓这一脑卒中急性期最有效的药物在临床应用严重不足,导致患者治疗率低、致残率高的现状,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卒中中心建设项目。”王拥军介绍说,就是要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培养建立起足够的具有卒中急救能力的医院。
据王拥军介绍,截至2020年9月底,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已经协助全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的2700余家医院建立卒中中心,覆盖我国公立二、医院的三分之一以上。同时还建立了以卒中中心为核心的“一小时急救圈”,凡在距离卒中中心1小时车程覆盖范围内的居民,均可就近选择医院,此举大约覆盖全国60%以上的居民区。
相较“十二五”末期,我国卒中急救溶栓治疗率提升了126%,院内急救延误时间缩短42%。但王拥军坦言,我国卒中救治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院前延误米乐M6官方入口,也就是患者从发病到到达医院的时间,这10年来没有显著改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对于卒中这一急症,许多患者没有正确认识其严重危害,没有及时赶到医院就诊。
研究数据显示,我国仅有12.5%的卒中患者通过急救车前往医院,与不通过急救车到医院的患者相比,他们接受溶栓治疗的比例要显著提高70%。“一旦有疑似卒中症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及时呼叫急救车并尽快到达医院。”王拥军呼吁。
根据近十年来肿瘤登记数据显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仍有上升趋势,每年新发癌症患者350余万人。“但最近几年,我国总体医疗技术和医疗水平明显上升,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稳步提升,生存质量得到了改善。”赫捷介绍说。
与有些疾病相比,肿瘤诊疗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我们已从单一诊断、单一治疗逐渐发展成精准诊疗、多学科联合诊断治疗。”赫捷介绍说,就生存率来讲,我国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从10年前的30.9%,提升到目前的40.5%。其中,乳腺癌五年生存率达83%,和国际发达国家相近;食管癌的五年生存率已经高于发达国家。
赫捷指出,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完善国家、省、市肿瘤质控体系,现有28个省份成立了省级肿瘤相关质控中心;将重点加强肿瘤单病种质量控制管理工作;持续对全国1400余家医疗机构抗肿瘤药物合理使用情况进行监测;继续推进多种形式的肿瘤医联体和医共体建设,提升基层肿瘤诊疗能力,等等。
当前,我国重症医学的资源总体相对不足。据邱海波介绍说,虽然近年在快速发展,但面临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的现状,对二级医院、县级医院来讲,重症医学科的建设仍是整个学科体系中比较薄弱的环节。
和其他的疾病不太一样,重症病人往往病情变化特别快,治疗的紧迫性非常高,而且难以转院。因此,邱海波强调,加强二级医院、县级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建设,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如何确保有一个同质化的医疗救治水平,是国家重症医学专业质控中心的一个重要工作。
对于这些医院来讲,邱海波强调说,要推动他们建立一个早期的预警,不单单要把重症病房里的重症患者治好,还要避免其他住院病人发展成重症,这是该学科重要的支撑点。
据邱海波介绍,他们已在二级医院、县级医院积极地推广针对重症患者的早期预警系统,实时监测患者的一些指标,捕捉病情加重的信息,重症团队及时处理,让患者不发展成重症而住进重症监护病房。他认为,这是提高医疗质量非常重要的一点。
一旦遇到比较复杂的重症患者,邱海波指出,从国家重症医学专业质控中心的角度,他们跟一些二级医院建立远程会诊系统,共享患者全部信息,确保二级医院和一些比较偏远医院的重症患者能得到最好的救治。
医疗技术是医疗服务的重要载体,对于医疗技术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郭燕红介绍说:“我们要求县级以上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及时向社会公开经过备案可以开展限制类医疗技术的医疗机构的名单和相关信息,便于社会公众查询和监督。”
据郭燕红介绍,2019年全国医疗机构总数超过100万家,其中医院数量3.4万;全国医疗机构诊疗人次87亿,比2014年增加14.7%;住院诊疗人次达2.7亿,比2014年增加30.4%。